碳讯丨国务院批复10地碳市场与绿电试点;最高80万!山东绿色工厂依规奖补;全球碳核算标准统一提速

发布时间:

本周双碳要闻目录:

1.市场监管总局:建立完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

2.国家认监委秘书处: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规则发布

3.国务院:批复全国10地试点,碳市场与绿电交易加速探索

4.工信部:加快零碳工厂与园区建设

5.广东省:将碳足迹列入绿色低碳水平评价指标与政府采购要求

6.山东省:绿色工厂、园区奖补政策出台

7.上海市长宁区:支持“零碳+”和碳足迹、绿色供应链场景开发

8.青海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信贷支持

9.宿迁市宿豫区:支持园区和企业开展碳达峰先行区、碳中和示范区建设

10.ISO和Protocol:将提供统一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

11.美埃:获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12.博禄:获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13.小牛电动:获LCA核查声明

14.巨东股份:获温室气体核查声明


01. 国家动态

市场监管总局:建立完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

9月12日,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部门印发《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建立完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工艺、装备应用,推进智能化绿色转型。

国家认监委秘书处: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规则发布

9月9日,国家认监委秘书处印发《关于印发第一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专用实施规则(试行)的通知》,发布第一批共17种产品的碳足迹标识认证专用实施规则(试行)。

国务院:批复全国10地试点,碳市场与绿电交易加速探索

9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批准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等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试点方案自批复起实施2年时间,预计2027年完成试点任务。此次改革试点是深入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举措,具有试点地区范围广、要素领域覆盖全、试点举措任务实、全国示范意义强等特点。

工信部:加快零碳工厂与园区建设

9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十四五”期间,工信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推进工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了2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的能耗也在不断降低,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绿色建材、绿色船舶等绿色产品也在大规模地普及推广。工信部将进一步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实施绿色工厂提质扩面计划,培育建设一批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同时,还将进一步强化产业政策的绿色导向,加强绿色低碳标准的供给和应用,强化绿色金融等政策赋能,进一步擦亮新型工业化的绿色底色。

02. 地方动态

广东省:将碳足迹列入绿色低碳水平评价指标与政府采购要求

9月5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16部门《广东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

  • 根据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需求,围绕电池、光伏、海上风电设备、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家用电器、纺织、钢铁、铝、陶瓷、家具等产品,支持一批重点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

  • 制定广东省碳足迹分级管理和评定技术规范,分批提出碳足迹分级评定产品目录,探索推出产品碳足迹等级标签。依据产品碳足迹等级,落实好国家有关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采购、税收优惠政策。

  • 发挥绿色金融政策作用,将产品碳足迹列入贷款和融资主体绿色低碳水平评价指标。适将碳足迹纳入政府采购要求中,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加大碳足迹较低产品的采购力度。

  • 以纺织品、电子信息、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家具等消费品为重点,引导商场和电商平台主动展示广东碳标签。鼓励全运会等重大活动的特许经营商品开展碳足迹核算评价

  • 碳足迹管理纳入省级零碳园区建设要求,鼓励和指导绿色工厂、“零碳”工厂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

  • 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碳足迹工作,应用低碳技术、实施低碳改造、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升级。

山东省:绿色工厂最高奖补80万

9月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第三批政策清单》。《清单》指出,推动企业绿色化转型,省级筹集2000万元资金,对通过技术改造、设备升级、优化管理等措施开展节能降碳,新列入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工业园区的依规给予奖补,绿色工厂最高奖补80万元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最高奖补60万元绿色工业园区最高奖补100万元

上海市长宁区:支持“零碳+”和碳足迹、绿色供应链场景开发

9月10日,上海市长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长宁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鼓励民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支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推动碳普惠应用、“零碳+”和碳足迹、绿色供应链场景开发。组织民营企业参与“两重”“两新”等,加强项目申报指导、服务。对接市级融资服务中心建设,优化金融惠企“政策包”和“服务包”。落实本市中小微企业信贷奖补政策,取消科技、绿色低碳等重点行业不良贷款补偿门槛,提升补偿比例至55%,对首次贷款额外再提高5%。

青海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信贷支持

9月8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印发《青海省进一步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定期开展绿色金融评价,将绿色信贷增长等情况纳入评价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以央行低成本资金引导信贷资源流入生态保护等绿色领域。

宿迁市宿豫区:支持园区和企业开展碳达峰先行区、碳中和示范区建设

9月5日,宿迁市宿豫区人民政府印发《宿迁市宿豫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4—2030年)》。《建设规划》指出,加快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将碳排放重点企业纳入污染源日常监管推进碳排放报告、监测、核查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融合。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应用,积极开展符合宿豫实际的“碳专项”系列研究,不断健全完善低碳创新发展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和企业开展碳达峰先行区、碳中和示范区建设,探索建设一批“近零碳”工厂,加快形成符合宿豫特色的“零碳”发展新模式。


03. 行业动态

ISO 和 Protocol:将提供统一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

9月9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温室气体议定书(GHG Protocol)——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的联合倡议——宣布建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协调其现有的温室气体(GHG)标准组合,并共同制定新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标准。

根据该协议,ISO 和GHG Protocol将把各自领先的温室气体标准整合为统一的联合品牌国际标准。这包括ISO 1406X系列标准,以及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会计和报告、范围2和范围3标准。  

美埃:获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近日,美埃(南京)环境系统有限公司获得权威认证机构TÜV南德颁发的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博禄:获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近日,博禄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7款车用聚丙烯改性材料获权威认证机构TÜV莱茵基于ISO 14067颁发的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小牛电动:获LCA核查声明

9月8日,江苏小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动摩托车和电动滑板车获得权威认证机构TÜV南德的颁发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核查声明。

巨东股份:获温室气体核查声明

近日,浙江巨东股份有限公司获权威认证机构SGS颁发的温室气体核查声明。